
长汀县新桥镇传统庙会
每临二月初五长汀县新桥镇传统庙会,当地均有唱大戏、吊傀儡、舞龙灯、迎花灯、踩船灯等传统民间习俗活动。在众多迎灯活动中,尤以踩船灯最为引人注目。今年二月初五庙会期间,长汀县新桥镇村民自发组织花灯在集镇开展踩街活动。踩船灯的精彩表演,吸引了沿途众多村民前来观赏。
船灯的制作,是以竹篾或木条制成一个长约3米,宽约1米的船形骨架,中间扎成一座四方立体如同画舫、内能站人扛船体的船舱架。船头尖翘,船尾方平,然后将船体蒙上颜色纸,画上水波纹图案,且纸长需过船底,以遮盖船舱内人员脚掌。画舫舱架,也以彩纸粘贴。前后开舱门,左右开小圆窗。整个船体十分美观。
船灯表演时,一年轻漂亮的女子,藏在船舱内靠安装的挎带肩扛起船灯,承受整个船的重量,并不停地左右、前后摇摆,表演船在各种水情的江河中航行。船头船尾各一人,船头一人扮丑角叫“艄公”,船尾一人通常由男扮女装扮演旦角叫“艄婆”。船头一人持画桨做出各种各样的摇船舞蹈动作,有逆水行舟、拖船、上滩、下滩等。船尾“艄婆”边划桨边“打扇花”,边行,边舞,在开阔处,艄公、艄婆也会为观众表演一段“二人转”。表演时,在十番音乐配合下,边演边唱民间小调,如“补缸”、“担子挑上肩”、“十杯酒”、“戒嫖戒赌歌”等,情景引人入胜,
整个演出时间可达一个多小时。
长汀县新桥镇二月初五的来历
新桥二月初五,主要为纪念龚、刘、杨“三圣公王”为民造福的功劳而设立的。当时这三员大将来闽平定南蛮,打跑了驻扎在苍玉洞、青草洞两处的南蛮,建立了包括新桥在内的六个村,让百姓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,三位英雄也因此付出了生命,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们的功劳,建立了“三圣庵”并以他们牺牲日二月初五作为纪念日。
过去,新桥的二月初五,由刘棚人家------王家鹏、李家鹏、丘家棚、元家棚、钟家棚十八家棚轮流承担组织祭祀活动,以前的货物运输主要靠船运,新桥的水安码头作为汀江上游第一货物集散码头,船在当地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,所以每年祭祀都会扎上一条船灯一起出游,以祈求幸福安康,恰逢二月初五是初春农忙的的开始,此时也是添置农耕用具,购买种子和种苗的好时机,因此,就产生了新桥二月初五纪念“三圣公王”暨农产品交易的节日庙会,当日会有河田、南山、古城、大同、庵杰、铁长、童坊、馆前、宁化的曹坊、滑石、治平、瑞金等地的上万人来参加庙会,盛况空前。
解放后,刘棚人家解散了,庙会由人民公社出面组织活动,以物资交流为主。再后来由镇政府和村里联合组织,十几年前转由民间组织,称“新桥农资交流会”。如今,每年的二月初四、初五、初六三天,有抬菩萨,彩船灯、戏剧表演宣传队等活动,既是周边各地的物资交流盛会,也是年轻人见面交友,老朋友见面叙旧,走亲戚联络感情的好时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