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头和鸭后(鸭屁股)本来是鸡鸭的一个普通部位,可在客家人宴席上却成为不普通的东西,成为热情好客、讲究礼仪礼节的载体,成为酒席上的“玩品”。
客家人接待客人时,鸡和鸭一般都白斩,鸡头和鸭后放在显眼位置,把它当作接待客人、招待领导和敬重老人的珍贵“好料”和“贡品”。大家都知道鸡头是不好吃的东西,还要这样闹着玩,是履行礼仪形式。也正因为如此,鸡头,也就成了“忌物”,谁都不会自己去碰它,只有别人去夹来敬你,否则,会遭到冷眼。在同一餐桌上,要有一定的辈分、身份和地位,一定的威信和影响的人,才有人敬献给你。
鸭后(鸭屁股),一般用来敬老人。明明知道老人啃不动,但为了体现对老人的敬重,一入席后辈们就会往老人的碗里塞,这个餐桌上的礼被传承下来。其实,一般人都不喜欢鸭屁股,它软绵绵的,油腻腻的,味骚骚的,在过去生活困难的时候,吃一块似乎才过瘾。加上老人不会挑吃,扔掉可惜,不如吃掉,就这样无形中演绎成了老人的嗜好。不过,萝卜青菜各有所爱,有人爱好鸭屁股,吃到了才过瘾,否则,就觉得白去做客喝酒了。
|